2025-01-25
Biteye|2024年度7大赛道展望:BTC生态、模组化区块链、MEME迷因、DePIN…
1 月 11 日,BTC ETF 终于通过了 SEC 的批准,今天 11 支 BTC ETF 正式在美股市场上线交易,这两天可谓是加密史上的里程碑时刻。
随著 ETF 把 BTC 带向更大的主流世界,以及 3 月底即将到来的 BTC 减半事件,2024 年对于加密赛道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年。
那么在 2024 年中,有什么赛道是我们值得关注的?本期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一份 Biteye 社群小伙伴们共同合作撰写的 2024 年七大赛道分析与展望。
BTC 生态
回望 2023 年,BTC 生态的主线叙事十分明显,从 3 月 8 日 Domodata 提出了 BRC20 标准后,一系列的铭文迅速在 BTC 主链上繁荣。新资产的叙事叠加 BTC 的叙事让一年内第一个铭文资产 ORDI 突破 $1000M 市值。
随著链上的交易变多,网路拥堵和交易费用高的问题开始显现,在热门铭文被 Mint 时,BTC 的 GAS 费高到了普通使用者无法接受的地步,BTC 的扩容需求也站上未来叙事的舞台,那么 BTC 生态后续我们可以关注的方向有哪些?
1、BTC 新资产发行协议
Atomicals,一个针对 Ordinals 和 BRC20 的优化专案,解决了 BRC20 过分依赖中心化链下索引的问题。它利用并扩展套件了比特币的 UTXO 模型,将每个聪的 UTXO 作为一个特定的 Atomical 代币或数位物件。$ATOM 是 Atomicals 的第一个代币,用 POW 的方式进行铸造,被社群认为更去中心化,符合 BTC 原教主义思想,由于技术上的优越性,其目前社群共识较强。
SRC-20,基于 Stamps 协议开发的代币标准,BTC Stamps 由 @mikeinspace 发明,他与 Ordinals 的最大区别是 Ordinals 的图片 / 文字资讯是储存见证资料中,而 Stamps 资料储存在交易输出中,该差异造成了 Stamps 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永远可以存在 BTC 链上,全节点必须同步该资料。
Bitmap,Bitmap 是 BTC 生态中的首个元宇宙专案,通过将比特币区块中的每笔交易输入反射成地块(Parcel),形成一个街区或区域。Bitmap 还提出了 BRC-420 协议,BRC420 是基于 Bitmap 的资产协议,通过将多个铭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铭文,创造出从小型角色、宠物到各种各样的资产。
其他的包括 CBRC,Veda,Rune,Sat 这些新协议都可以关注。
2、BTC 基础设施
目前主流的 BTC 基础设施专案如下所示,可以看出,未来的 BTC 基础设施会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大方向:
- 跨链桥
- IDO 平台
- DEX 交易所
- 借贷平台
- 交易市场
模组化区块链方向值得关注的专案较多:
- Celestia($TIA)
Celestia 采用了链下的方式来实现 DA,即通过 Reed-Solomon 纠删码以及专门的 Namespaced Merkle Trees 结构来确保资料的可用性,让 DA 变得更便宜并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
Celestia 虽然已经发币,仍然可以通过在帐户内质押的方式间接参与所有使用 Celestia 的模组化专案,Cosmos 系最近不少专案也都将 Celestia 质押帐户纳入空投范围。
- Manta
Manta Network 是用于零知识(ZK)应用程式的模组化区块链,同时也是第一个将资料可用性层从 ETH 主网转换成了 Celestia 的 Layer2。
自从去年 12 月 Manta 将 DA 从 ETH 主网转换成了 Celestia,其交易手续费减少了 99.8%。目前 Manta 的 TVL 超过 8 亿美金,仅次于 OP 和 Arb。
- AltLayer
AltLayer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 Rollup 即服务协议,其整个堆叠采用模组化设计,终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 Rollups 选择。
Rollup SDKs 支援 Arbitrum Orbit、OP Stack 等。资料可用层支援 Eigenlayer、Celestia、Astria。
AltLayer 在银河上已经发布过第一期测试网的任务以及 OAT,可以关注后续测试网任务,未来可能会为 OAT 赋能,同时此前 Altlayer 释出过 Ottie NFT 系列,该系列未来有机会获得代币空投。
- Cevmos
Cevmos 是 Cosmos EVM 应用链 Evmos 与 Celestia 合作共同开发的 rollup 堆叠,旨在成为 Celestia 上基于 EVM rollup 构建的最佳结算层。
而 Cevmos 是 Celestia,Evmos 和 Cosmos 的缩写。
2、资料可用性层
资料可用性层是模组化区块链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Celestia 就是专门做资料可用性层的模组化区块链。
资料可用性主要指的是交易资料的公共储存提供验证服务。资料可用性层可确保资料正确、受保护且易于验证。对于当下场景下,最直接的是,资料可用性层可以极大减少专案方和使用者的 Gas Fee。
目前 ETH L2 需要把 Calldata 上传到 ETH 主网,也就是由 ETH 主网负责 DA,这是一笔超级大的开销。
值得关注的专案:
- Sei ($SEI)
Sei 是一个专门为交易而优化设计的 Layer1,采用乐观并行方案,预计在最新的 V2 版本中实现并行 EVM。同时,Sei 还允许 Cosmwasm 智慧合约与 EVM 智慧合约互动,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执行环境。
- Eclipse
Eclipse 是一个模组化 rollup 的平台,最大的特点是将 Solana 带到以太坊上,即用平行计算的 Solana 虚拟机器用作执行层,以太坊作为结算层,用 Celestia 实现 DA 层,Risk Zero 用于欺诈证明,拼出一个并行 EVM 公链。
Eclipse 目前在测试网上执行,可以通过官网申请测试。
- Lumio
Lumio 是一个基于 OP rollup 的 Layer2,致力于将 Aptos 当作二层执行层来使用,Move 系的 Aptos 也曾一时风光无限,有希望能够在并行 EVM 的赛道上再次闪光。
Lumio 目前在以太坊上封闭测试,会逐步向 NFT 持有者,Liquidswap 使用者开放,使用者可以关注测试资格,早期参与测试网。
2、以太坊生态
以太坊二层在 2023 年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十多条二层主网上线。据 L2Beat 统计,以太坊二层总 TVL 已经达到了 $19.35B,OP Stack 和 Polygon CDK 进一步降低了发一条二层公链的难度,因此预测总 TVL 会在 2024 年随著更多的二层落地而持续增加。
1)再质押叙事
除了二层网路利用了以太坊安全性外,EigenLayer 也一定程度上利用了以太坊的节点,为搭建新公链提供便利。
EigenLayer 是一个基于以太坊的中介软体协议,它引入了再质押的概念,让以太坊节点可以将他们的质押 ETH 或 LSD 代币再次质押到其他预言机、桥、公链中,让它们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 以太坊级别的安全性,而使用者则可以获得多重收益。
近期市场上还出现了将质押在 Eigenlayer 中的流动性兑换成新一层的流动性代币 LRT,衍生出了再质押流动性套娃 LRTfi 的玩法。值得关注的专案有:
- Pendle ($PENDLE)
Pendle 即将上线 ether.fi 的流动质押代币 eETH,使用者可以将 eETH 存入 Pendle 的 LP,获得 EigenLayer 积分、EtherFi 积分以及多重质押收益。
- Swell
Swell 是个 LSDfi 协议,使用者可以质押 ETH 获取珍珠和质押收益,珍珠与空投代币挂钩,即将为自己的 swETH 增加再质押功能,让使用者质押 ETH 后获得 rswETH,释放 ETH 的流动性和增加额外的收益。
- Puffer Finance
Puffer 是基于 Eigenlayer 的流动性质押协议,通过其自创的 Secure-Signer 工具和 RAV 技术,解决了以太坊和 Eigenlayer 网路中的罚没问题,为参与者提供了低风险的双重回报,计划在 2024 年推出主网。
2)坎昆升级
1 月 4 日晚间,第 178 次以太坊核心开发者会议对测试网 Dencun 升级时间表做出了最终确认,坎昆升级的测试网启用时间将在 1 月 17 日开始。
本次坎昆升级的核心内容是实施 EIP-4844 提案,该提案旨在增加以太坊可以处理的交易总数。
在坎昆升级前,L2 交易储存在 L1 交易 Dalldata 中。这种方法成本高,且 Calldata 空间有限。
坎昆升级之后,L1 将把 L2 提交的资料储存在一个名为「blob」的新位置,blob 储存成本更便宜并且空间更大。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L2 的收入来源本质上是向用户收取的 Gas 费用减去向以太坊支付的 Gas 费用,坎昆升级后,L2 向以太坊支付的费用大大减少,即 L2 的收入水平可以大幅增加。
因此坎昆升级本质上是利好所有用以太坊作为资料可用性层的所有 Layer2,包括 Optimisic rollup, ZK rollup 在内的相关所有 Layer2。
接下来的一季度里,坎昆升级的相关标的都是具有一定基本面利好的。
最为明显的是 OP 跟 ARB 两个直接受益者,其实是两个生态上的原生协议也会有一定的联动效应,如 OP 中的最大 DEX——Velodrome ($VELO),ARB 上的 GMX ($GMX) 等等。
其次中小的 Optimisic rollup,如 MetisDAO ($METIS),Boba ($BOBA) 等 Layer2 也是受益者,像 MetisDAO 还打算做去中心化排序器的 Layer2,有双重叙事叠加的也是值得关注的。
除此之外,由于 EIP-4844 引入的是临时储存的方案,在资料在 Blob 被临时储存约 1 个月后,会被删除。
若 L2 想长期保留相关的资料,则需要由其他储存服务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储存,此时会间接增加去中心化储存赛道的需求,也是去中心化储存赛道的一个利好。
GameFi
Gamefi 赛道目前对于游戏的分类有两种:
1、全链游戏(FOCG)
2、非全链游戏(nft 资产 + 链下游戏)
1、全链游戏
全链游戏指的是除了资产在链上,游戏的状态储存,执行逻辑也在链上,因此相比非全链游戏,全链游戏更去中心化,组合性更强。
但是全链游戏目前还属于很早期,使用者的进入门槛也比较高,所以相关的代币或者 NFT 需要持有很长的周期才可能获得回报。
全链游戏(FOCG)赛道最主要两个游戏引擎:
1、MUD
2、Dojo
前者属于 Op-stack,后者在 Starknet。
MUD 游戏引擎是由 Lattice 释出的,Lattice 是 0xPARC 的子专案,0xPARC 是由全链游戏鼻祖 Dark Forest 团队组建的,并且他们受到了以太坊基金会和 Gitcoin 的捐赠。
目前 MUD 上执行的游戏 Sky Stife 值得关注一下,上一个赛季没有拿到 Pass 的,这次不要错过了新赛季,新赛季开启时间 1 月 8 日。
Dojo 是由 Loot Realms 核心成员,Cartridge 的创办人以及 Briq 的创办人提出的在 Starknet 网路上开发一个全链游戏引擎。
Cairo 相比 Solidity 有著更高的效率和扩展套件性,这也是 Dojo 核心开发选择 Starknet 而非 Op-stack 的原因。
值得关注的专案有 Loot Realms 系列:
1、Realms: Eternum(沙盘战略游戏),参与游戏需要购买 Realms NFT,通过玩游戏或者质押 Realms 可以获得代币 $Lords,目前游戏还未完全开放。
2、Loot Survivor(文字类 Roguelike 游戏)以及 Topology 推出的 Shoshin,游戏已经上线主网,可以在测试网试玩,玩游戏需要消耗至少 25 个 $Lords。
2、非全链游戏
非全链游戏是指部分游戏资产在链上的游戏,目前大部分 NFT 相关的游戏都属于这个类别。
虽然今年 NFT 市场遇冷,但是游戏板块的 NFT 却是十分火热,分析一个专案一般从三个角度:
1、技术
2、运营(广度)
3、社群(深度)
其中最主要的是 2 和 3,1 相对次要。
值得关注的专案:Matr1x
Matr1x 旨在打造 web3 精品游戏平台,第一个射击类游戏已经可以体验,相关社群也是十分活跃,属于为数不多游戏产品落地,社群热度很高的专案。
当然该游戏也面临著挑战:如何吸引 web2 使用者?因为 web3 使用者数量有限,且大多数只关心收益而不是游戏,专案方需要吸引 web2 的玩家才能让游戏更加长久。
Matr1x 的做法是:抖音,B 站直播,举办电竞比赛,从游戏资料来看,他的 web2 玩家占比不低。
Matr1x 参与方式有两种:
1)质押 NFT 获得代币
2)参与后续的游戏活动或者公测
Gamefi 之风如果到来,非全链游戏会先受到关注,当整个生态资金溢位时,全链游戏就会被带起来。
AI&Crypto
根据币安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23 年,与人工智慧相关 Web3 专案的融资增长强劲,达到 2.98 亿美元,远超过 2016 年至 2022 年 AI 相关专案的总融资金额。
同时与 AI 相关的代币在 2023 年整体上也跑赢了 BTC 与 ETH,2023 年可谓是整个世界的 AI 元年,随著 AI 在 Web2 世界的重要性逐渐加强,我们也应该思考,AI 与区块链可以如何结合,结合的方向有哪些,最后我们可以关注哪些专案。
1、去中心化算力网路
随著 AI 模型的需求越来越多,无论是大语言模型,还是根据需求场景订制化的 AI 模型,AI 的智慧提升都离不开一个最本质的环节。
大量的训练,而大量训练背后的本质是堆算力。在传统的大模型训练中,大模型的训练环境是在中心化的机房环境下进行的,以高效能运算装置作为丛集,通过高速网路进行连线来共享计算任务。
在 Crypto 的环境下,通过共享算力和闲置频宽的方式,可以很好的为 AI 模型的训练提供更多的算力,这是目前 AI&Crypto 结合的探索方向之一。
Web3 的去中心化机制让 AI 能从最底层的方面变得更加民主,通过去中心化地部署,训练和使用 AI,使用者的资料隐私可以更好地得到保护的同时,也有机会可以通过分享资料得到回报。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去中心化算力网路对于模型训练来说,由于分散式的距离原因,具有通讯延迟的缺陷,节点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等待资料的传输,对于追求训练效率的模型来说是较为不适用的。
2、AI&Crypto 应用
在 Web2 中,AI 知名的应用有聊天机器人 Chat GPT,AI 搜寻引擎 New bing,影象生成工具 Midjourney,虚拟角色 Character AI 等等。而在 Crypto 中,若 AI 想在应用层面上与 Crypto 结合,可以发展的方向有:
1)像 RSS3 那样,在 ChatGPT 模型基础之上,加入链上资料和 twitter, reddit, Lens, Farcaster, Mastodon 等资料来源进行训练,来构建一个更 Crypto Native 更针对 Crypto 玩家需求的聊天 Bot 或者 AI 助手。
或是像 0xScope 一样,其构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 AI 认知模型,使用者可以通过 AI 交易助手 Scopechat 来获取和理解链上资料来进行投资与交易的分析。
2)此外,生成式 AI 还可以为 Web3 的应用带去新的叙事,例如在游戏,社交等生态中植入虚拟人,角色 AI 等新锐元素,开发出全新的玩法。
从币安近期上线的两个 AI 相关的专案不难看出,目前全球最大的交易所是十分看好未来的 AI 赛道的,上线的两个专案分别是 AI 影象生成和 AI 虚拟偶像,这些都是 AI 在 Crypto 中应用层结合的探索。
除了上述提到的专案以外,还可以关注的专案有:
1) Bittensor ($TAO):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机器学习网路,利用区块链和挖矿激励机制来协调 AI 模型的协作;
2)FetchAI ($FET):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机器学习平台,旨在通过让传统产品通过 Fetch.ai 代币接入 AI,无需改变底层业务应用程式;
3)Dynex ($DNX):基于 DynexSolve 晶片演算法的神经形态超级计算区块链,提出有用工作量证明 (PoUW) 方法,来提高去中心化网路的速度和效率,旨在为机器学习、金融科技和生物制药等提供算力。
4)Grass:一个去中心化激励性网路抓取网路,于、使用者将自己未使用的网路资源通过 Wynd Network 出售给公司、实验室等机构,Grass 的买家公司寻求未使用的网路资源来访问更多样化的 IP 地址,进行市场调查或执行网路抓取、训练 AI 等任务。
5)Clore.ai ($CLORE):一个建立在 PoW 基础上的提供 GPU 算力租用服务的平台。使用者可出租自己的 GPU 用于 AI 培训、视讯渲染和加密货币挖矿等任务,提供给需要算力服务的个人和机构。
上述专案如果使用者想深度参与,主要的参与方式是出租算力,或者进行挖矿,比如 Grass 目前开放了电脑端的 Chorme 外挂帐户,使用者可以下载注册后通过 Wifi 挂机获得积分,等后续专案发币后可根据积分来获取代币。
(注:目前 AI&Crypto 的大多专案处于探索阶段,有针对各个应用场景的结合专案,但是专案本身是否具有真实需求,需要仔细甄别。)
MEME
Meme 赛道作为加密货币领域的一个独特分支,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Meme 可以是一个拼写错误(HODL),一句口头禅(GM、LFG);
Meme 可以是一种反主流文化(Doge、RFD);
Meme 也可以是流动性溢位的「套利」(Aidoge、因为空投预期出现在 Starknet 上的 Stark Inu)。
这一赛道特点在于其并非依托于传统的商业模式或者具体的技术应用,而是依靠社群的共识和文化属性,MEME 赛道币种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群的认可和情感连线,而非传统的资产估值模型。
从熊市中崛起的 $PEPE,模因属性极强的 $BITCOIN,牛初中迎来的 $BONK 和 Solana 创办人喊单的 $Silly,我们可以看出,强势的 MEME 币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文化共鸣与社群驱动
Meme 赛道的币种通常与流行的网际网路文化相结合。比如狗狗币($DOGE)和 Shiba Inu 币($SHIB),它们源于流行的网路梗或文化符号。
这种文化共鸣易于在网际网路社群中传播,吸引了大量追随者和支援者,获得了在社交媒体上的热烈讨论,增加了这些币种的可见度和吸引力。
2、社交媒体和名人效应
社交媒体对 Meme 币的影响力巨大,名人如 Solana 创办人对 Silly Dragon ($SILLY) 的推特可以显著推动其市值。这种名人效应和社交媒体的传播力可以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升某个币种的知名度和投资者的 FOMO。
3、新闻报导和传媒关注
Meme 币因其形象上的独特性和有时的离奇故事,经常成为新闻报导的焦点,这进一步增加了公众对这些币种的关注。
关于 Meme,我们还需要了解的一点就是如何判断 Meme 的共识强度,也就是说,在市场上有多少人愿意为一个 Meme 买单。
在 Meme 的早期阶段,我们往往只能通过社群活跃度、IP 概念(蹭热度)以及专案方团队实力、文化背景等「虚无缥缈」的条件来判断其是否具有投资价值,这也是早期投资 Meme 最大的风险所在,不是归零就是 rug。
当 Meme 成功「活过」一段时间,我们便可以尝试从持币人数、成交量以及 K 线支撑等多维度来判断 Meme 是否值得投资(例如推特上提到该 Meme 的人越来越多)。
随著 Meme 被越来越多人所知晓,它的共识也在不断加强,归零和 rug 的风险也会逐渐降低,当然,此时的 Meme 收益也打了折扣。正所谓,风险和收益并存。
总体来说,Meme 赛道代表了加密货币市场多样化和文化融合的新方向。它不仅仅是一种投机的方向,也是文化表达和社群共识的载体。随著更多的文化元素和创意加入,Meme 赛道有望继续发展,但其所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因此,对普通投资者而言,理解 Meme 币的文化属性和拿到早期筹码,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自己熟悉的逻辑和判断,并去执行,是参与 Meme 赛道的关键。
结语
最后,2023 年在区块链和加密货币领域可谓是变革和创新的一年。从第一个模组化区块链的上线,BTC 铭文生态的兴起,到 AI 和加密的结合,每一个环节都为这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我们步入 2024 年,我们相信这些发展将继续影响著行业的走向。保持关注和学习,理性分析市场动态,对新的赛道进行探索,可能是每个人在 2024 年的必修课之一。
2024 年 Biteye 将不忘初心,继续精选优质专案,和小伙伴们一起挖掘财富密码!
* 宣告:本文分享内容仅作学习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且不代表 Biteye 立场。喜欢我们的文章,就点选下方的名片关注我们吧!